驯化耐寒植物,破译高寒地区生态修复密码

2017/02/15 集团新闻


 

呼伦贝尔给人第一印象就是草长莺飞、牛羊肥壮的辽阔草原,当然还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冰雪世界。呼伦贝尔地处中国正北方,也是北疆生态的第一道防线。一经破坏,具有高寒、原始、脆弱特点的生态环境,背后修复难度将倍数增加。

 

蒙草生态修复项目——呼伦贝尔两河圣山

 

高寒或极寒地区的特点就是平均气温较低,低温导致植物生长周期短、生态结构简单。对于高寒或极寒地区生态修复的难题也由此产生,外来物种不适应乡土环境,乡土耐寒植物受科研周期、成本压力影响,品种较少且无法达到量产。与此同时,科研人员短缺等问题使高寒或极寒地区生态修复进入瓶颈。蒙草科研团队在呼伦贝尔扎根后,将耐寒植物驯化作为首要课题,力争早日破译高寒地区生态修复的密码。

 

立足极寒地区,深耕耐寒研究

 

蒙草呼伦贝尔耐寒植物研究院

蒙草呼伦贝尔耐寒植物研究院

 

呼伦贝尔地区处于北疆极寒地区,这里全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无霜期为80-120天。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特点,给生态修复带来很大的难度。针对这种极寒地区的生态修复,蒙草则遵循“先科研后修复”的理念,在呼伦贝尔地区建立了耐寒植物研究院。

 

蒙草呼伦贝尔乡土植物种质资源采集

蒙草呼伦贝尔乡土植物标本采集

 

通过对该地区的“水、土、气、人、草、畜”的研究,输出适宜极寒地区生态修复的技术及产品。截止到目前为止,耐寒植物研究院已经对呼伦贝尔地区(包括大兴安岭)进行调研,收集乡土植物种质资源400多种、标本2000余份、土样3105份,为立足极寒地区修复持久生态奠定了基础。

 

驯化耐寒植物,提供绿色保障

 

春季干燥风大,夏季温凉短促。秋季降温较快,冬季严寒漫长。这种极寒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当地的生态修复、农作生产都有巨大的挑战。温度底,不利于植物生长。霜期长,农作物适宜品种产量小。针对于这种恶劣天气蒙草选择适用于草原生态修复类、早春开花类、优质牧草类等耐寒乡土植物种质,进行评价、驯化、培育、扩繁及应用。

 

1、草原生态修复类

蒙草呼伦贝尔沙地修复前

蒙草呼伦贝尔沙地修复后

 

草地生态用种的选择理念一是选用乡土植物治沙,适合当地气候,抗逆性强;二是搭配治沙,使治理后的沙地既有生态作用,对牧民又有实际利用价值。目前采集和驯化的主要有偃麦草、嗟巴嘎蒿、赖草、冰草、冷蒿、芨芨草等,在草原修复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将这些耐寒植物进行合理配比进行混播,混播植物形成强大根系对流沙治理也起到了抑制作用。

 

2、早春开花类

蒙草耐寒乡土植物——白三叶

蒙草耐寒乡土植物——柳兰

 

极寒地区气候寒冷、花期较短,在宜居城市建设中有很大的缺陷。特别是外来植物不适应环境,成活率不高导致资源浪费。早春开花类耐寒乡土植物在宜居城市建设中,更适宜打造优美景观。花期长、多年生,既能延长观赏时间,又能避免资源浪费。如蒙草驯化的柳兰、砂蓝刺头、白头翁、白三叶等耐寒乡土植物都是城市建设中的佳品。

 

3、优质牧草类

蒙草优质耐寒牧草——黄花苜蓿

蒙草呼伦贝尔优质天然草场

 

呼伦贝尔是国家的畜牧产业基地,对于牧草的需求量较大,天然草场的退化正在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蒙草耐寒植物研究院通过对草原优质牧草进行研究,通过评价、筛选、驯化适宜在极寒地区生长的黄花苜蓿。黄花苜蓿在零下40℃的极寒天气中仍然能够生长,是多年生的优质牧草,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对幼畜有促进发育的功效。黄花苜蓿等优质牧草推广使用使极寒地区人工草场建设有了优质品种。与此同时,其耐寒性可以弥补极寒地区牧草供给的短板,对天然草场的破坏有着缓冲作用。

 

修复持久生态,染绿北国之窗

 

蒙草满洲里机场路生态修复工程

蒙草满洲里机场路生态修复工程

 

呼伦贝尔地处中俄边界,是中国对外展示的门户之窗。在满洲里机场路旁,错落有致乡土植物景观依偎两旁。在满洲里机场路南侧蒙草利用乡土植物打造疏林草甸的草原风光, 北侧则使用乡土植物建设花田花海。形成夏季五色缤纷、冬季林雪茫茫的自然景象。

 

蒙草呼伦贝尔耐寒植物研究院—蒙古韭花海

 

一直以来,蒙草在驯化乡土植物修复生态的道路上从未间断。从南到北,蒙草站在耐寒与抗旱的制高点寻找修复的真谛。从无到有,蒙草砥砺践行为草原、为生态!




 


欢迎关注蒙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