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草业的“链式版图”——专访蒙草抗旱董事长王召明

2015/01/13 集团新闻

来源: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http://www.nmg.xinhuanet.com/2014-07/24/c_1111752387.htm
 
 

  蒙草抗旱董事长王召明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7月24日电(记者王春霞 郝剑 张磊)“未来,草原生态建设是条良性循环的链条,生态产业良性发展,越来越多的荒地变成好的草原,好的草原产生好的经济效益,然后再投入治理荒漠化地区、退化草原,”王召明述说着自己的草业理想。

  从发现能抗旱的“蒙草”来发展“草种”为核心,到实践敕勒川草原恢复等生态系统建设,再到构建“草业生态产业联盟”,作为全国首家以草业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老总,王召明带领蒙草抗旱拉开“链式版图”谋求变局,从草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奋进,践行全产业链市场化运作,寻找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平衡,化解牧区多年难题的途径,进入草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

  近日,在中国第三届(2014)中国草业大会期间,新华网内蒙古频道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召明。

  “托管”解困 

  新华网记者: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建设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问题?

  王召明:现在,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草原退化之严重及草原保护之切。造成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缺水,另一方面是草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生态的影响,产权制度不完善导致对草原的过度利用是造成草原生态恶性循环的重要因素。

  在保护草原、恢复生态过程中,我们面临很多现实问题。

  首先是限制放牧与农牧民增收的博弈问题。多年来,为恢复草原生态,各地采取了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一系列草原保护措施,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但农牧民付出了许多代价,为此国家和自治区实施了专项补助,农牧民的收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仅依靠每亩6元的补助,远远不能满足农牧民增加收入的迫切愿望。

  其次,牧区矿业开发与草原生态的影响。草原地区发展工矿业,能显著增加GDP,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植被恢复,对草原造成的破坏是不可逆的。

  第三,生态系统建设与产业化运营结合不够。我国的草产业还没有完全纳入行业规划,在生态系统建设中,对天然草原区发展草产业哪些地区适宜、多大面积合适、选择什么牧草品种合适等问题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论证。

  此外,行政区域划分形成的壁垒,影响生态系统建设统筹布局和政策设立。如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只能在各自领域发挥作用,不能有机结合,防止盲目开垦、滥采乱挖、过度放牧等问题的政策难以有效落实。

  新华网记者:蒙草抗旱建设草原生态系统中,如何实现草原生态与经济平衡,解决牧民增收?

  王召明:牧民的草场往往是丰年丰产不丰收、销售渠道单一,一遇灾年就绝收且浪费严重。蒙草抗旱通过“托管牧民草场+牧民变为产业工人”的市场化模式双向推进,解决牧民的增收问题。企业通过规模化租用托管牧民草场,每年按照合同支付牧民稳定的租金收入,这样草场丰欠、价格高低,都不影响牧民的收入。另外企业也会雇佣牧民成为企业工人,也可以增加其收入。

  公司“托管”牧区草场后,对十分紧缺的牧草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市场化运营。打造牧草“种植——仓储——加工——物流——交易”全产业链,企业可以对草场集中规模化管理,实现优质牧草规模化生产经营,区域草场分点布局,企业间规模化市场订购,达到草场的可持续经营和增值。

  蒙草抗旱拥有领先的草原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技术。如在呼和浩特市大青山生态园边坡绿化保护工程项目中,我们对草原生态进行系统化修复,这个修复是生态系统的恢复。我们会选育原生性的草种和树种,外界常常称之为抗旱“蒙草”;会对土壤结构、退化状况、原生物种、局地气候、降雨量、肥力等进行全面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再对动植物的种类数量进行配比,适量在里面添加蚯蚓、蜜蜂、菌群等。整个配比也是一个尊重自然的过程,现在有的,你必须用,现在没有过去有的,也要逐步培育出来加进去。

  在这样的生态修复过程中,一个新的核心“牧草种业”也将得到充分发展,通过建立“草原植物种质资源库”,为市场提供优质的生态修复和牧场建设种子。依托先进的种质挖掘技术和野生植物驯化技术,不断繁育适合不同区域市场的品种,再加上科学种植管理规模化,可以大大提升草产品的市场价值,形成现代草业发展模式。

  反哺效益

  新华网记者:你多次提到草原生态恢复的“畜草平衡”,在实现了“草种”全产业链市场化运作之后,“畜”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实现草原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王召明:“畜草平衡”是草原生态修复的关键一步。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应该伴随着生态产业的引入,比如引入牛产业和羊产业。虽然不允许过度放牧,但这些产业是必要的,必须让其与草产业结合,才能协助草原达到生态平衡。比如羊和草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平衡关系,不能过度放牧,也不能没有。

  草原在维护生态系统安全的基础之上,要充分挖掘生产价值和经济效益。在继续对草原生态保护的同时,加大生产能力的投入,提供优质安全的畜牧产品,保证农牧民和城市居民得到安全的畜牧食物供应。我们要大力发展草产业,就要发展畜牧业,生产更多的肉蛋奶,这样才能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去年,中央领导对9个院士提出的“耕地农业”向“粮草间作农业”转变建议书上作出重要批示,更加说明草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内蒙古是中国的牧业大区,畜牧业产值已经近农业总产值的50%,2013年内蒙古牲畜存栏已达1.18亿头(只),牛奶、羊肉、细毛的产量均居全国之首,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新的增长点。而目前畜牧业发展的短板是优质牧草的严重短缺。如何将废弃的土地、盐渍化的耕地建成优质牧草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是急需破解的难题。

  王召明:企业恢复草原能解决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和安全输出问题。

  恢复草场、修复草原,成果就是建成“生态牧场”,畜产品的安全根本是草产品的安全,这是基础。利用生态修复技术使草回归原初生态面貌,打造集 “草原种质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现代牧场建设运营——绿色养殖加工及新能源应用——新牧区建设”为一体的生态产业运营平台,促使草原经济产生反哺效益。

  比如在修复好的草原发展人工牧场,发展优质乳业,搞棚圈建设,通过加大投资来取得更大的效益。这样就会提高草原的产出率,提高牧民收入,也增加市场的供应量,使更多消费者受益。

  这个过程中要建立合理的机制,制定草畜平衡的补偿政策。要达到草畜平衡,一种途径是减少畜牧,另一途径是增加草的生产量。比如在阿拉善地区,一般20到50亩的草场,才能饲养一只羊,而另一些地方,5到10亩草场就能饲养一只羊。草长得多了,可承载的羊自然就多。

  链式版图

  新华网记者:您说整个生态系统的恢复要和生态产业链结合,要把生态建设变成生态产业,如何做好这个产业链?如何实现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王召明:以前,我们草业企业以“草”为核心,后来发展到草原生态建设,现在到了草产业。发展草产业是生态、生活、生产共赢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未来,草原生态建设是良性循环的链,市场产业链有机运营,生态产业良性发展,越来越多的荒地变成好的草原,好的草原产生好的经济效益,然后再投入治理荒漠化地区、退化草原。

  生态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草原生态恢复具有长效性,一般都是两到五年。另一方面,投资收益时间相对比较长,一般的收益都在五年左右,所以想急于求成的或资金力量薄弱的企业都很难做成。

  因此,我们抱团取暖,建立生态产业联盟,以市场产业链为基础形成互为产业链的联盟形式,寻求不断完善的生态产业市场运营机制。产业联盟有科研机构、金融机构,还有从事和草原生态相关的企业,包括饲料企业,牛企业、羊企业、马企业,包括光伏太阳能企业,联盟是对土地的综合利用,是对产业链的综合利用。

  以前发展每一个产业,企业都需要用地、建厂房,现在一块土地产生多种产业,是互为产业链的过程。现在每家企业发展专项产业,但土地成本共同分担。如草业加工与牛场建在同一块草场,可大大降低运营成本,为一下步的生态修复打下很好的基础。

  王召明:如果没有引入产业联盟,只是单纯的投资来恢复生态,这是不可持续的。

  联盟去年才成立,现在很多项目都在落地,分布于内蒙古很多盟市,比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等,蒙草抗旱属于草的企业,负责牵头。我们彼此成立了产业基金。如果产业链中缺哪一环,或者有哪个企业要上马一个项目,缺少的资金就可以从产业基金中投入。

  我们还可以尝试建立牧草储备制度,促进生态经济产品价值链增值。如建立“牧草银行”,将草产品赋予金融的价值,牧民的草产品或者企业的草产品,通过科学的仓储和规模化用户实现一年一季的有序供给,确保质量价格的稳定,就形成了牧草银行的核心产品“草产品”。

  一个企业的良性生存,需要有核心技术;一个产业的壮大发展,则需要整合运营。蒙草抗旱将以平台战略的思维做好生态联盟的利益链,做实草产业运营的市场链,实现可持续发展。